《逻辑新引》

197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70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逻辑新引》

副标题:怎样判别是非

《逻辑新引》

殷海光(1919 年 12 月 5 日-1969 年 9 月 16 日),男,原名殷福生,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人。中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曾从师于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金岳霖先生。西南联大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并曾在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之一)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青年军。1949 年到台湾,同年 8 月,进入台湾大学哲学系任教。

苦于年来,一般读者苦于逻辑枯燥无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十三年前,作者试着以对话体裁写了一本逻辑入门的书。从同类书籍的行销数量比较起来,事实证明作者采取对话体裁写这类的书是符合一般需要的。来台以后,作者又教这门功课,但那本书已经绝版了。因应教学上的需要,作者又用对话体裁写了一本讲义,由学校油印,内容较前书有所改进。讲义印出以后,一搁又是四年,作者没有再用到它。这四年来,学生们纷纷以介绍逻辑读物相请,这类事实,使作者觉得颇有将那份讲义改变成书的形式之必要。可是,去年翻阅那份讲义时,作者认为有许多应该包含进去的东西没有包含进去,而且有许多地方简直不行了,于是,动手大加修正。认真说来,这本书是作者用对话体裁写这类书的第三次。

按找钱钟书先生对于“教授——名教授”的定义,所谓教授就是书变成讲义,名教授便是讲义变成了著作。这本《逻辑新引》可以算是作者成文名教授的一个重要基石了。逻辑,是个舶来品,好似高深洋化。但是本书的副标题却非常接地气——“怎样判别是非”!我们经常会鄙夷市井之人甚喜搬弄是否之事,但何为“是”,何为“非”,评判标准是什么?谁说了算?是否公允?如何再推理演绎?这都是有方法的

在线阅读及下载地址:

《逻辑新引》                            请点这里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