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

160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80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

副标题: 希腊与中国思想家的跨时空对话

《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

作者:赫里斯托斯·卡夫德拉尼斯,希腊作家,比较政治学硕士,社会学博士。曾就读于雅典、洛桑和巴黎。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尤其是法家思想的研究。已出版长篇小说《帕拉卢斯》、诗集《奥林波斯山、哈西阿山和弗蒂斯》、《商鞅—智者—马基雅维利:国家技术官僚》《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希腊与中国思想家的跨时空对话》,以及若干儿童图书;翻译作品有《商君书》《盐铁论》《礼记》《俳句》等。

译者:刘瑞洪,当过兵,下过乡,做过工。1978 年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希腊语系。毕业后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希腊现代文学研究,其间赴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文学系读研,主修现代希腊诗歌。2009 年因翻译希腊诗人埃利蒂斯的抒情长诗《理所当然》,而获希腊国家文学奖最佳翻译奖。

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一位位名声赫赫的希腊先贤,若到中国古代寻找知己,猜猜会找谁?

两千多年前的希腊与中国,两个相距万里、尚未有交集的文明圈里,

思想家们如何借助智慧这把时空密匙,在精神层面相遇?

希腊著名学者、汉学家 赫里斯托斯·卡夫德拉尼斯 作品

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作序推荐

希腊国家文学奖最佳翻译奖获得者 刘瑞洪 倾情倾力翻译

希腊、中国在文明的轴心时代,诞生了众多思想家、哲学家。这些哲学家的思想,影响了东西方两千多年的文明史。然而两千多年前的希腊与中国,相距万里、尚未有交集,思想家们如何凭借过人的智慧,找到了“共同语言”?

本书将 10 位中国古代思想家与 10 位希腊古代思想家成双配对,如孔子与苏格拉底、孟子与柏拉图、庄子与安提斯泰尼、墨子与毕达哥拉斯等,紧扣同一个基本核心,通过对人类两个不同地域及文化圈的比较论述,发现两者间的共同关注、平行思路以及差异,角度新颖且通俗易懂,对专业人士和文史哲爱好者均有启发。

在线阅读及下载地址:

《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            请点这里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