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

149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83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围城》

钱钟书先生 经典著作

《围城》

《围城》是一部多层意蕴的小说。小说中刻画了一大批 20 世纪 30 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游离于抗日战争之外,他们都留学归来,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但是他们缺乏远大的理想,又缺乏同传统势力和思想斗争的勇气,甚至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揭示人生的无奈和命运的神奇,从婚姻是围城到人生是围城,主角方鸿渐不断渴望跳出围城,但是却又落入另一个围城,描绘了人生和现实世界的斗争和束缚。

从小就听说过: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问题是你如何看这两种吃葡萄的人。直到看了围城才发现,那道阅读理解原是书中的一个小桥段,而标准答案也被方鸿渐借其山羊胡子哲学老师的口说出:“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吃到的总是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吃到的总是最坏的。不过事实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而第一种人只剩下回忆。”我想悲观与乐观的差别也正在于此,悲观的人深陷回忆,乐观的人总是愿意相信会有苦尽甘来的时候。

小时候看书时,就觉得方鸿渐是个倒霉的角色,被鲍小姐引诱,被苏小姐栽赃,被最爱的唐小姐抛弃,最后又要和个无甚特色的孙小姐将就一生,不禁暗生同情。我想不通钱锺书为什么要在笔下和这么个人过不去,他虽没有什么大功大德,却也没有伤天害理。他只是个活在现实种种无奈之中的一个普通人。钱锺书却用他的笔为方鸿渐划上一道一道若即若离的伤痕。让我看着心中又痒又疼,却无法用什么东西去搔痒或抚平。

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对于《围城》这样一部,据说包罗人间众生相的书,我看到的是,轻到令我不能承受的惆怅,看到一个男人坎坷的感情,或者说,是大多数人都不可避免的。

钱钟书真的太了解人性,太了解中国的人情社会,太了解婚姻生活了。

在线阅读及下载地址:

《围城》                  请点这里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