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75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十日谈》
作者: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共和国的作家、诗人及人文主义者。出生于佛罗伦斯附近的切塔尔多(Certaldo),家境富裕,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年长住那不勒斯,放荡声色,后半生的岁月住在佛罗伦斯。薄伽丘才华洋溢,是一位多产作家,写过传奇、叙事诗、史诗、短篇故事集等。传世的作品有《菲洛柯洛》(1336 年)、《似真似幻的爱情》(1342 年-1343 年)、《十日谈》(1348 年-1353 年)、《爱的摧残》(1340 年)、《爱情十三问》(1340 年)、《大鸦》(Corbaccio)(1355 年)等。
薄伽丘最出色的作品是《十日谈》(il Decameron),叙述 1348 年黑死病第二次大流行时,十名青年男女在乡村 Fiesole 山上的别墅避难,终日游玩歌唱,每人每天讲一则故事,十天讲了一百则故事,既有王公贵族,骑士僧侣,也有贩夫走卒,市井平民,情节多姿多彩,成为《十日谈》的主要内容。在《十日谈》中,罗马教会教士简直成了恶魔的代名词,贪财好色,甚至无恶不作。1374 年,曾鼓励薄伽丘学习希腊文的良师益友彼特拉克病逝,薄伽丘失去了知音,精神上遭受到沉重的打击。1375 年,薄伽丘在贫困交迫中辞世于切塔尔多。曾被他嘲讽的教会并没有放过他,甚至派人挖掘他的坟墓并砸毁墓碑来泄愤。
1348 年,意大利一城市瘟疫流行,10 名青年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 天讲了 100 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讽教会的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智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本书是从意大利文直接翻译的全译本,保留了原著古朴、精练、生动的语言风格。
在线阅读和下载地址: